我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人生经历,平凡的人生,没有伟大的事业,也没有恢弘的经历。一些生活中的片段,在别人眼中,也许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,而对我来说却是难忘的往事。 回忆会让我的思绪沉陷在当时的情景,触动内心的感情, 我希望凭借这些文字,和朋友分享当年的集体记忆。

2021年4月20日星期二

(20) 中五那一年


中学最后一年,要应付MCE文凭考试,开学不久,大家都要报考科目,我只选择六科,少选三科可以省下一点考试费。身为一个理科生,我竟然放弃化学,物理和高级数学,老师看到也摇头,其实他知道我早已经无心向学。

当年我是一名图书馆管理员,认识了很多借书的同学,其中一些还时常在里面温习功课,我和他们建立了新的友谊。再加上童军团和美术学会的活动,中五的校园生活很充实。
几乎每天下午我都回去学校打球,也在图书馆外面阅读报纸,所以知道很多国内外的新闻。这一年,越战还在进行中,中东也是烽火连天,似乎和几年前的战争一样,以色列被几个阿拉伯国家围攻,最后还是战胜。
香港也发生了一件大事,影坛巨星李小龙突然去世,据说是倒毙在丁佩的香闺里,死因至今依然充满争议。他的功夫影片风靡全球,不过只有四部而已,从唐山大兄,精武门,猛龙过江到龙争虎斗。我从没有错过他的任何一部电影,最后的一部是“死亡游戏”只拍到一半,后来找替身拍摄才推出上映。
我在图书馆有机会阅读各类书籍,发觉到书架上面有很多旧的校刊,内容记录着培元的历史,以及过去校友的资料。但是自从改制以后,国民中学从来没有出版过任何校刊,只有几本单薄的毕业生征信录。
中五那一年,我和几位同学讨论,是否可以出版一本新的校刊。后来会见了张嘉赐校长,表明了我们的意愿,很快的获得他的同意,并且成立了一个以黄请湘老师为首的委员会,着手进行各项任务。
锡芳同学担任主编,我当副手,其他成员负责联络每个团体的顾问老师,三位语文老师负责甄选作文。校刊需要大量的照片,作文,报告等作为内容,我们大家都是新手,所以工作流程面对一些困难,幸亏老师从旁指导。
由于这是应考年,同学们都很忙碌,我过着的是没有考试压力的日子,所以比较空闲,可以帮忙协调各方面的工作。经过委员会成员几个月不懈的努力,收集和筛选资料,终于完成了编辑,老师也招收了广告。
美术老师将校刊命名为PEIYU,他征选了我的封面设计,最后付诸印刷。校刊总共一百三十多页,印好之后分派给校内的每一位学生,我记得每本的售价是两块钱。
不知道在我们毕业之后,历届的培元毕业生是否还有出版校刊?
日子一天一天过去,学校的生活将要结束,接下来就是年终的MCE会考,对其他同学来说,这是接受审判的关键时刻,而我已经知道了判决的结果。
过去的日子,我无心向学,虽然放弃一些科目,我还是有进入考场,在试卷上随便填写一些东西。华文和英文,我还可以作答一些考题,其他科目可难倒我了,尤其是马来文,数学和生物,我几乎都是交白卷。
那段时间,要在礼堂里面坐到考试结束才能离开,除了东张西望,真的很难度过,有时我无聊到在试卷上涂鸦,反正也只有一位批改员看到而已,就和他开个玩笑吧。
这次没办法作弊,也没有必要。考获一两科优等,或者全军覆没,根本没有分别,因为早就明白,我的文凭肯定是一张废纸。
读了那么多年书,没想到学府生涯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告终,心里也感觉到无限感慨。 
图书馆外面的阅报处
图书馆内部
校刊编辑委员会 (前排)张嫦带,梁锡芳,谢平章,
饶汉雄,张嘉赐,黄清相,Ghazali,黄仲昌,施玉珍。
(后排)潘宝萍,陈万娉,李玉娣,朱翠芳,
徐金辉,黄家杰,苏承源,朱昱光,黄秀明。
美术学会
金宝第十三童军团
图书馆管理委员会

1 条评论:

  1. 出校刊是个好主意,也是个很大的貢献,讚

    回复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