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以文字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人生经历,尽管我的人生平凡无奇,没有伟大的事业,也没有恢弘的经历,但其中的一些生活片段,却是我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。在他人眼中,这些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但对我而言,它们承载着深远的意义。每当回忆往事时,我的思绪便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当时的情景之中,内心深处的感情也随之触动。我希望通过这些文字,与朋友们分享那些年的集体记忆。

2021年6月30日星期三

(16)陈群川与新泛电事件

1985
 

那两年,我所买的股票几乎全数获利,唯独最后一只,却让我血本无归——它就是与陈群川有关的新泛电(Pan Electric Industries)。

当时市场盛传公司即将重组,股价将应声暴涨,这是典型的“内幕消息”套路。我因而心动买入,却没想到这一步,竟成了我投资经历中最惨痛的一笔。

陈群川曾是我极为敬仰的公众人物,早在我在金马仑工作时,就常在报章上阅读有关他的报道。他在华社的声望极高,被誉为极具才华的商业奇才,我一直密切关注他的动向。

他早年在云顶集团担任高职,后获马华公会领袖李三春赏识,受邀领导马化合作社,并成立马化控股,收购了合众银行及数家上市公司,包括万能、大城市、马种植和南洛园丘等,一时风光无限。

李三春在全国大选中击败行动党主席曾敏兴后,却突然宣布退出政坛,引发马华内部持续一年多的激烈党争。

陈群川与梁维泮各自率领支持阵营,形成明显对立。报纸上每天都刊登双方的广告争取党选支持,场面几乎复刻当年李三春对决曾永森的局势。

陈群川通过其掌控的大洋控股,间接收购了新泛电部分股权,之后进行多项操作试图翻盘。但公司终究无法筹足资金履行期货合约,最终被新加坡政府起诉,罪名包括唆使、失信、操纵股市与欺诈。

因拯救失败,新泛电资不抵债,宣告倒闭,股票随即停牌,彻底沦为废纸,我的投资损失超过三千令吉。陈群川是海南人,许多海南同乡也是大洋控股的股东,也因此连带遭受损失。

事件震撼两国,新马两地股市甚至罕见地同时暂停交易三天,以应对这起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。

1985年,陈群川击败梁维泮,成为马华总会长,登上其政治生涯巅峰。翌年大选,他成功当选为务边国会议员。

但命运急转直下。他赴新加坡应讯处理新泛电案件,竟遭判罪成立,不仅被罚款数十万新元,当庭即被收押入狱,消息传来,举国哗然。陈群川迅速辞去马华所有党职,并在翌年卸下国会议员职务,正式退出政坛。

出狱后,他返回马来西亚,却又因马化控股失信案再次遭控,再度锒铛入狱,并被判入穷籍。屋漏偏逢连夜雨,他赴新加坡前曾挪用公司资金两千万元,直至多年后才还清,脱离穷籍,重新展开新人生。

许多人认为陈群川的败笔在于参与党选或赴新加坡应讯,但我并不这样看。真正的转折,是他当初收购负债累累的新泛电,那是他所有错误的起点,也由此引发连串无可逆转的后果。

作为一位曾被誉为政治与商业双领域的策略家,陈群川在1980年代政局风云变幻中,是华社寄予厚望的风云人物。可惜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,令人无限唏嘘。

对我个人而言,新泛电的失败并不令人痛心,损失虽大,尚可承受;真正让我难过的,是曾经景仰的偶像,竟以这样的方式陨落。

更令人惊讶的是,事隔多年,当年主控新泛电案件的新加坡检察官承认,当时对陈群川的指控是错误的,并为此向他致歉。面对迟来的正义,陈群川表示,这份道歉已足够为他沉冤昭雪,不打算采取进一步法律行动或索赔。

然而,这项迟来的澄清终究无济于事。案件的判决早已改变了陈群川的人生轨迹,也深刻影响了马华政党的历史走向。案件的真相依然扑朔迷离,至今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。

1985
1














1985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