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型电脑面世后,国内涌现出众多经销商,代理着各式品牌的电脑,推向各行各业。我频繁拜访这些电脑公司,与销售人员年纪相仿,很快便融入他们的圈子。久而久之,有些人更成为私交好友,也借此扩大了我的生活圈。
他们的客户往往需要印制电脑专用纸,我顺理成章地获得推荐。无论公事还是私交,我都从中受益匪浅。
与电脑业者建立良好关系后,我陆续接触到不少客户。虽然订单零散,但积少成多;若客户名下还有几家附属公司,更是事半功倍。
我也经常与销售电脑耗材的业务人员互通有无,彼此推荐客户,建立起资源共享的默契,也为彼此带来更多商机。
在销售领域,人脉网络至关重要。只要能持续提供优质服务、树立口碑,往往就能赢得意想不到的回报。有时候,坐在办公室里,电话响起,是新客户主动来电预约,我只需在交谈中稍作了解,就能知道是谁介绍的。
有些客户的员工跳槽到其他公司,也会继续选择与我合作。除非原供应商毫无瑕疵,否则他们多半倾向于信任熟悉的老朋友。所以我始终注重维护这些看似“边缘”的关系,因为他们日后往往是最稳定的客户群。
不过,最常与我来往密切的人,往往并不是订单最多的大客户,而是那些聊得来、志趣相投的朋友。
当时,大部分培元中学的校友已搬离Desa Jaya,而我则独自在外租屋,在不同圈子中结识各类朋友。工余时间,我常与他们聚会,甚至参加他们公司举办的展销会与旅行活动。
那段日子里,除了工作,我尽情享受生活,随心而安。不必为金钱烦忧,也没有感情牵绊,过着无拘无束的单身生活。就像一只自由的蜜蜂,在阳光明媚的花园中恣意飞舞。一颗躁动的心,伴随青春的节奏跳跃,恍若正活在自己憧憬的理想生活中。
曾有一段时间,我放弃了郊游活动,转而和几位朋友频繁出入歌厅饮酒,三更半夜才回家。我们并非为了应酬客户,只是三五好友、意气相投,借着下班后的时光尽情放松。
那时还没有卡拉OK,大型歌厅通常配有驻场歌手,有些甚至请来性感女歌手演唱毛毛歌,或穿插挑逗表演。现场气氛疯狂兴奋,令人沉醉,酒过三巡,浑然不觉已是微醺。而在一些无歌手驻唱的小酒吧,几人醉眼朦胧、胡侃闲聊,也自成一种灵魂的释放。
那时候,LDP高速大道尚未兴建,白沙罗至甲洞仅靠一条狭窄车道连接,道路两旁无灯无栏,夜间开车极为危险。可年轻气盛的我,在酒精作用下,竟觉得沿着弯曲小路高速飞驰是一种“刺激”,从未设想过潜在的后果。
夜夜笙歌后,第二天自然精神不济,工作也提不起劲。后来,与一位久未谋面的客户见面时,她发现我面容憔悴,精神萎靡,细问之下语重心长地劝了我几句。
她正是我初入职场时曾提醒我注意衣着仪容的那位财务经理。她三番四次给予我忠告,无疑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位贵人。
回到金宝,母亲也说我明显消瘦了。这些话,让我开始警觉。
短短两三个月,我竟不知不觉走到了颓废的边缘。原以为频繁应酬、拓展人脉是工作的一部分,却没意识到,那些不加节制的放纵,其实是在掏空自己。
回头望去,才明白青春早已悄然流逝。表面上的逍遥自在,其实藏着空虚与迷惘。喧嚣过后,那份突如其来的孤单,让我意识到自己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,仿佛陷入了浑浑噩噩的状态中。
所幸,有人在我迷失前拉了我一把,温馨的提醒我,放纵不是享受人生,而是在毁灭自己。
从那以后,我坚决远离歌厅,滴酒不沾,让生活重新回到正轨。在喧嚣中学会自律,在沉静中学会反省,我才没有迷失方向。
毕竟,一个人的生活态度,会决定他未来的人生高度。那时的我,还希望将来可以飞得更高一些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