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以文字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人生经历,尽管我的人生平凡无奇,没有伟大的事业,也没有恢弘的经历,但其中的一些生活片段,却是我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。在他人眼中,这些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但对我而言,它们承载着深远的意义。每当回忆往事时,我的思绪便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当时的情景之中,内心深处的感情也随之触动。我希望通过这些文字,与朋友们分享那些年的集体记忆。

2021年6月12日星期六

(7)职场中的贵人


 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公司和机构,没有个人消费者。

一般中小型企业中,会计部通常负责电脑纸的使用及订购事务,因此我们只需与相关主管洽谈价钱和规格即可。

而在大型企业中,流程就较为繁复。交易对象可能是电脑资讯部、会计部或采购部的员工,职位也包括经理、主任或程式设计人员。有时客户需要订制特殊电脑表格,从询价、校稿、确认样本到最终签核,都需经过多个部门逐级审批,耗时颇长。

最理想的情况,是能直接与电脑资讯部的经理洽谈。如果对方经验丰富、具备决策权,许多流程便可协调简化,节省大量时间。

电脑纸属于办公室消耗品,客户需定期重复采购。新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,通常会综合考虑价格、品质、服务、交货期、公司信誉及业务员的专业素养。若业务员给人印象不佳,往后即使产品再好,也难以赢得订单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,电脑部门的行政人员大多受英文教育。那时我的英语还不流利,刚入行时很担心与他们沟通,甚至常常说不出完整句子。

记得有一次,一位客户通过秘书约见我。到达接待处时才得知,对方是一位印度裔经理。当下我真有冲动想找借口离开,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他的办公室。

寒暄过后,他递上草稿让我过目,并简要说明情况、提出问题。我只得不断点头回应,口中来来去去都是些简单的词句:“OK, OK… like this? Yes, yes… can, can… I beg your pardon… no problem… I come back to you…”

他看出我是新人,讲话特意放慢语速,并耐心重复讲解,直到我听懂为止。虽然我故作镇定,内心却颇为尴尬。我相信许多像我一样从华文教育背景进入职场的年轻人,初期都有类似经历。

那次经历之后,我下定决心要学好英语。这位印度裔客户非常友善,英语也非常流利,我常借机拜访他。随着互动渐多,我们关系愈发亲近,他也给予我越来越多的订单,最终成为我重要的客户之一。庆幸当初我没有因为胆怯而退缩。

刚开始工作时,我还留着一头长发,取下头盔后头发翘起。衣袖随意卷起,不打领带,也不带公文包,手上只拿着一个文件夹,形象不修边幅,毫无专业销售人员的样子,倒更像上门讨债的“阿窿”。那时我对这些并不在意,还自以为潇洒,直到认识了一位新客户,才意识到形象的重要。

她是一位财务经理,亲切随和。我第一次走进她办公室时,注意到她桌旁放着一张小孩的照片,随口称赞拍得很生动,表现出孩子的天真活泼。

她笑着告诉我,那是她的儿子,照片是丈夫拍的,两人都热爱摄影。语气中充满骄傲与喜悦。我们因此打开了话匣子,原来她在摄影方面也颇有心得。

公事谈完后,我们继续闲聊。尽管彼此年龄相差不少,又是首次见面,却相谈甚欢。她委婉地提醒我,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与气质,多多少少反映出生活态度、层次与品位。身处办公室工作,最好注意仪容举止。

她说,人品固然重要,但以貌取人是人的本能。得体的衣着和整洁的外表,往往能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。她还鼓励我多读书、勤学习,以提升知识与内在涵养。

她的这番话,如醍醐灌顶般点醒了我。我非常感激她的提醒,之后我们也常有往来,她的公司最终成为了我们的长期客户,她无疑是我职场上的一位贵人。

这让我深刻体会到——与客户之间若能找到共同兴趣或话题,更容易建立亲近关系,达成信任共识。





 
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