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漫长的职业生涯中,曾经处理过无数印刷项目,也遇过不少突发状况,但那一次印制股息支票的事件,却至今仍让我印象深刻,它几乎酿成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。
那是为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承印股息支票。这家公司有两万多名股东,每当股息发放,公司便会通过我们印刷支票并直接寄送给股东。流程严格,也熟悉不过:我根据公司提供的格式制作样本,经由公司秘书及注册处审核签准,才安排正式印刷。
截止日期一到,注册处便会发来最新的股东资料,包括姓名、地址、持股数量与应得股息等数据。操作员会依据这些资料打印数张样本,交由客户再次确认。待获批后,方能进行批量印刷。这类股息支票属于保安印刷范畴,所有工序必须在封闭区域内进行,作业程序一向严谨。
可惜,人算不如天算。
那一次,操作员为了图方便,绕过了标准程序。他在旧的模板上自行填入新数据,打印样本交客户签核,之后再据此进行大批量印刷。看似省时,实则埋下了巨大隐患。由于版面内容未清理干净,打印过程中竟出现了混乱版本,而负责检查的同事也未察觉。
全部支票如期装入信封,第二天一早送往邮政局。部分支票还直接交到公司注册处,整个过程一切照常。
直到傍晚,我接到一通电话,像晴天霹雳般击在我头上,支票上的日期印错了。原应为“2010年”,却误印为“2001年”。
这意味着,所有支票都已过期,等同废纸一张。
当下我整个人僵住,脑中一片空白。作为业务负责人,我无法推卸责任,尽管失误源自他人,但客户是我接洽的,项目是我主导的,这笔帐最终只能算在我头上。
我冷静下来,立即展开应对。首先核实问题源头,再评估影响范围,两万多张支票,分布全国各地。最早一批,或许第二天就会入账,其余的会在接下来几周陆续过账。一旦被银行拒绝,后果不堪设想。
我第一时间致电相关银行总部,找上合作已久的负责人说明情况。尽管彼此关系不错,但此事非同小可,涉及面广,绝非私下口头可以摆平。他们建议我隔天一早亲自前往,与数位银行高层会面协商,并承诺在中午前定出解决方案。
那一夜,漫漫长夜,我辗转难眠。
如果银行不接受这批支票,我们必须为每张退票支付RM10的罚款,另需重新印制所有支票、重新装封、重新邮寄。还要登报公告,向全国股东解释与致歉,这不仅是金钱损失,更可能重创客户的信誉。
第二天清早,我按约赴会,与几位银行高层面对面沟通。我态度诚恳,主动承认疏失,说明事件始末,同时强调此事对各方皆无益。退票会造成极大混乱,也可能影响公众对银行与客户双方的信任。
经过反复讨论与游说,银行方面终于提出替代方案:向全国分行发出紧急通知,要求他们人工处理这批支票,跳过中央自动解读系统,允许入账。
这不仅是一次应急处理,更可能是史无前例的特别通融。银行承担了不小的风险与工作量,而我也深感庆幸与感激。
事后,公司没有任何金钱损失,客户也未受到负面影响,后续合作如常继续。而我们公司内部也因此事进行了全面检讨,修改了多项审查与执行机制,确保类似错误不再重演。
我深知,这次能圆满收场,并非只是运气。平时与银行维持的良好关系、我们一贯的专业态度,以及客户长期以来的信任,都是关键因素。
这一事件让我更加明白,在工作中,不仅要做好每一件小事,更要对突发状况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快速的应变能力。人生中难免遇到风浪,冷静面对,是唯一的出路。
那些年,我处理过大大小小的危机,但这一次支票的风波,是我最深刻的一课。风平浪静的日子里,也会出现突发事件,无论如何,过去的好事坏事,都已经成了往事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