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也和大多数父母一样,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,总是希望能为儿女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教育。不是要他们非得出类拔萃、光宗耀祖,而是愿她们的人生,拥有选择的自由,拥有看见世界的眼睛。
2007年,长女随一班同学前往苏格兰留学。她主修建筑学,所在的大学位于苏格兰首都 Glasgow,出发之前,已在本地泰莱学院完成了两年的学业。这趟远行,是她人生中重要的一步,她的男友也是同班同学,和她一起出国、一起毕业。三年后,两人双双考获学士文凭。
2010年夏天,我和妻子飞往苏格兰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。这也是我们首次踏上欧洲大陆。典礼之后,我们顺道展开了在当地的旅行。
欧洲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,尤其是城市里的广场、教堂、古堡、皇宫与博物馆,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历史的尘埃与文明的光芒。那时候的我,还怀着新奇的眼光,每一砖每一瓦都让我驻足流连。
可后来我走得多了,渐渐发现,无论是巴黎、布拉格还是维也纳,几乎每一座大城市,都有风格相似的教堂与古建筑。虽然各自代表着不同历史,但审美的疲惫难以避免。相比之下,我更喜欢走进郊野,与山水草木相伴。
那一趟旅行中最令我难忘的,并不是那一座古堡,而是我们一家人自驾前往苏格兰西北部高地的旅程。
女儿在格拉斯哥生活多年,对周边地理早已熟悉。我们租了一辆车,穿行在高地的湖泊与山谷之间。车子经过著名的湖泊 Loch Ness,夜宿 Inverness,再继续北上,驶向天空之岛 Isle of Skye。
天空之岛,这个名字本身就像诗。这里有嶙峋的山峰、流云缭绕的山体,苍茫的草原、静谧的湖泊、蜿蜒的溪水……一切美得不真实。山峦之间带着淡淡的荒凉,那种景象,会在你心里留下痕迹,久久不会淡去。
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自由行,没有赶路的压力,没有团体的节奏,我们随心停留,在每一片湖光山色间细细品味。
回程,我们把车还在码头,从 Portree 搭轮船到 Mallaig,再转乘火车回 Glasgow。
第二天又搭上火车前往苏格兰东部,游览了 Edinburgh、St. Andrew 与 Stirling。
爱丁堡,是一座真正让我动容的城市。这座中古气息浓厚的古城,石板路蜿蜒交错,随处可见高耸的教堂与石砌的建筑,像一幅展开的历史画卷。而坐落于山上的爱丁堡城堡,更是整个苏格兰的精神象征。站在高处俯瞰城市,那一刻,我仿佛能感受到数百年前的荣光与沉寂。
这趟旅行,是我工作生涯中离开岗位最久的一次。即使人在异国,我依然难以彻底放下工作。每天仍会查阅电邮、联系助手。那时候我就隐隐明白,想要真正“放下”,恐怕只有等到退休那一天。
在欧洲旅行,最辛苦的是飞行时间漫长。即使中途在杜拜转机,整段航程也要十几个小时。对于像我这样在飞机上睡不着的人来说,那是一场体力与耐性的考验。
刚抵达的时候,最不适应的是当地高昂的物价。当时一英镑兑换约六马币,一顿简单午餐也得花上四十马币,甚至连在油站打风加水也要付费。所幸我们多数消费由女儿刷卡支付,几天后也就习惯了,不再计较价钱。
第一次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,心中满是激动。那种骄傲与兴奋,也许只有做父母的人才会懂。然而回来后冷静想想,其实大学毕业只是她学业的一个阶段性完成。如果没有特别优异的成绩,那不过是众多孩子中平常不过的一位。
但我想,那份激动,并不是因为她完成了学业,而是因为她坚持了理想,走过了不轻松的三年,平安、坚定、从容地走向未来。
我原以为孩子毕业后就会归国工作,没想到他们又继续留学深造,隔年双双取得硕士学位。
长女的留学经历,也成了她几个妹妹的榜样。我一直希望她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,在求学的旅途中,看见更大的世界,开阔视野,提升思维,最终带着能力与自信,走向自己的舞台。
这是一个父亲的心愿,也是一个家庭在悄然转变中的轨迹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