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以文字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人生经历,尽管我的人生平凡无奇,没有伟大的事业,也没有恢弘的经历,但其中的一些生活片段,却是我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。在他人眼中,这些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但对我而言,它们承载着深远的意义。每当回忆往事时,我的思绪便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当时的情景之中,内心深处的感情也随之触动。我希望通过这些文字,与朋友们分享那些年的集体记忆。

2021年3月5日星期五

(12) 金睛火眼


 

金睛火眼与榕树下的童年回忆

小时候曾看过一本漫画,主角被坏人绑在烈日下曝晒。因为眼睛长期直视太阳,竟练出一双拥有异能的“火眼”,后来他用眼睛发功烧断绳索脱困,还用火眼击败了敌人。那时年幼无知,我竟也傻乎乎地模仿起来,天天仰头望太阳练功,从未想过眼膜早已被紫外线伤害得不轻。

后来读《西游记》,才知道孙悟空的“金睛火眼”是从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练成的,望太阳根本就是误入歧途。回想当年居然相信漫画书,真是又天真又可笑。

班上有位姓欧的同学,来自双溪古月,家境看起来不错。他几乎每期都买《地球先锋号》,带到学校与我们分享。他也是我儿时最好的朋友,可惜上中学后就分班了。

那时金宝有好几家书店,像启明、荣发、文光、植桂卿、谢君记,还有我最常去的锦记。小时候我常去锦记书店翻漫画和电影杂志,店东亲切随和,允许顾客随意翻阅,门口走廊经常挤满了人。当时他们只占半间铺位,后来搬到金陵酒家对面,至今仍在营业,不过如今只卖报纸、文具和零食了。


大树头的热闹时光

在矮仔铺和东兴桥之间,有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,这一带被称为“大树头”,整片区域终年阴凉,是孩子们最爱的地方。

我小时候经常在大树下理发,一次只要三角钱。这里的摊位不但价格便宜,还摆着一叠叠“公仔书”(连环图),大树根旁总坐满了专心看书的人。

附近有很多印度人,经常聚在摊位前喝椰花酒。有人喝醉了就躺在地上呼呼大睡,有的吵闹不休,甚至摇摇晃晃地走上马路。

那里也常有人围坐打牌,围观者众。我站了很久,看不懂他们怎么玩。他们手上的牌很多,有时打一张,有时几张,有时干脆跳过,谁先出完谁就赢。那时候,我从未听过“锄大地”这种玩法,之后的日子在华人圈也不曾见过。直到近年这游戏在本地盛行,我还以为是新玩意,没想到早在几十年前,印度邻里已玩得热火朝天。

如今矮仔铺、东兴桥、大树头都已成历史。河道改了,周边的冷藏仓库和板屋也早被拆除。站在原地,只能远望金宝古庙,靠记忆拼凑出往昔的温情画面。


东兴桥边的明心宝鉴

东兴桥头右侧有一排板屋,其中一间住着一位七旬老人。他在晚上义务授课,学生只需自备一本书,就可免费上两个小时的课,每周两次。

我原以为那是普通的语文补习班,听说不用收费,便抱着好奇心前往。进门后才发现,这其实是个传统私塾,屋内桌椅老旧,约有二十多名学生,个个年纪比我大。老人教的是一本名为《明心宝鉴》的古籍,以广东话讲授,内容劝人行善积德,对于小学生而言相当艰深。

我只翻了一页就感到枯燥无味,正准备离开时,老人却亲切地请我坐下。他讲得很认真,我也尽量专心听讲。下课后,他竟然把书送给我,还叮嘱我下次记得再来。为了不辜负他的好意,我又去听了几次。后来听说他生病了需要休养,我便没再去,可惜那本书在一次搬家时也遗失了。

如今回想,那位老人的精神令人钦佩。他不计回报,默默付出,只为传承中华文化给下一代。他那种“授人以德,不求回报”的胸怀,如今已越来越稀有。

矮仔铺这一排百年老店已经在2012年被一场大火烧毁了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