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以文字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人生经历,尽管我的人生平凡无奇,没有伟大的事业,也没有恢弘的经历,但其中的一些生活片段,却是我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。在他人眼中,这些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但对我而言,它们承载着深远的意义。每当回忆往事时,我的思绪便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当时的情景之中,内心深处的感情也随之触动。我希望通过这些文字,与朋友们分享那些年的集体记忆。

2021年3月4日星期四

(10) 六十年代电影


 

金宝曾有四家戏院,每部电影通常上映四天,每天四场。戏院门前都会张贴海报和剧照,还会派发传单宣传新片。我家住在市区,几乎隔两天就去“巡场”,对各家戏院的排期了如指掌。

和其他同龄孩子相比,我简直是“特权阶级”。他们只有在儿童节才有免费观影的机会,或得由家人陪同,而我几乎每星期都能看两三场电影。

小时候不受管教,只要有人带,我就能免费入场。起初我厚着脸皮站在戏院门口,央求陌生人带我进去。后来胆子更大了,见人走近,干脆拉着他们的衣角尾随其后。

检票的阿姐早就认得我,知道我不是那些观众的孩子,但她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我最常混进丽士和乐宫,大华和中山门禁较严,往往被挡在门外。

进场后,通常是在放预告片或广告时,这时没人领位也无所谓。首映那晚的七点场常常座无虚席,我只好坐在中间走廊的地板上;若有空位,才敢偷偷爬上去。

当年的港产片虽然剧情简单,但我这个年纪也看得津津有味,自然成了个十足的影迷。电影给了我一个想象驰骋的世界,让人在受限的童年生活里,有了不设限的自由。

我几乎没错过任何一部邵氏出品的电影。王羽、罗烈的武侠片,凌波、李菁的黄梅调,何莉莉、胡燕妮的时装片,我都如数家珍。《大醉侠》、《金燕子》、《独臂刀》和《西游记》我甚至看了三遍。

王羽是我童年的英雄。他的处女作《虎侠歼仇》是黑白片,但在我心里,他一直是正气凛然、傲立江湖的大侠。他在《金燕子》中穿着一袭白衣缓缓登场,背景诗词“萧然一剑天涯路,鹏飞江湖……”我背得滚瓜烂熟。临终一幕,肠子被挖出的血腥镜头,是张彻导演的标志风格。

看完《独臂刀》,我便在家后院模仿王羽,挥着砍柴刀自创“绝学”,结果被堂婶痛骂一顿。

王羽后来拍了《独臂拳王》、《独臂刀大战盲侠》等片之后,代表作便逐渐减少。邵氏后来捧红了姜大卫、汪禹、陈观泰等人,但在我心里,始终没人能取代他的位置。

粤语武侠片我也不放过,如《仙鹤神针》、《六指琴魔》、《如来神掌》等,我一集不落。“万佛朝宗”、“火云邪神”、“七旋斩”这些名字,至今仍铭刻在脑海。

那时的电影圈星光熠熠,陈宝珠、萧芳芳、吕奇、胡枫等人风靡一时,我一个都不陌生。

我不仅沉迷电影,还常去书店翻阅《娱乐画报》、《南国电影》等杂志,看得比做功课还勤快。每当一部电影即将“落画”,晚上戏院工作人员会更换海报。我蹲守多次,终于成功讨来一张王羽的旧海报,视若珍宝。可惜后来上中学时的大扫除,那些我收集的海报和街招,竟全被当垃圾丢掉,令我心疼许久。

小时候我还爱收集各种印刷品,例如雀巢牛奶罐上的包装纸,上面印有蝴蝶、小鸟和鱼儿图案;香烟盒子也是我的最爱——555、Lucky、Consulate、Matterhorn、骑马开枪、电筒、白马、海军……这些老品牌,如今大多已经绝迹。

独臂刀大战盲侠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